韩国专家:“即使美国派出11艘航母,结果也只有
作者:365bet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19 13:25
韩国专家:“即使美国派出11艘航母,结果也只有一个:中国胜利!” |中国 |太平洋 |导弹|潜艇|美国陆军|美国 |航母_网易移动 这位韩国专家太勇敢了!他表示,如果美国调动全部力量攻击中国,即使部署11艘航母、带来所有最新装备,也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中国的胜利。谁能想到这段文字不是出自中国军事专家之手,而是出自一位现任国防智库顾问的韩国退役将军之手?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有人说他“胆子太大”,也有人说他“看清形势”。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真的那么强大吗?中国真的那么严格吗?谁对“如果真打起来”这个假设更有信心呢?环顾四周放眼世界,没有人敢对美国的军事实力不敬。拥有11艘航母漫游全球,F-35、B-2、核潜艇和太空系统,毫无疑问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但问题是,强大并不意味着容易获胜,尤其是在西太平洋。首先,这11艘航母仅仅部署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部署。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的报告,部署时间长、维护时间长、人员短缺等问题削弱了现实世界的战斗力。人们仍然对电磁弹射器和舰载系统感到担忧,尤其是新一代福特级航母。建造一艘航母花了10年,成本翻倍 美国海军目前的步伐本身就太慢了。战略规划要求航母驶过从加利福尼亚州到南中国海,其航线遍及太平洋,并依靠油轮、运输机和舰载补给船进行后勤保障。只要中间缺了一个环节,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即使航母来了,也好几天都无法加油。战争不是“见枪就打”,而是“后勤优先”。而地理恰恰是美国的缺陷。中国并不是没有航母。第三艘“福建舰”预计很快将正式服役。虽然没有真正出海,但电磁弹射器、国产能源、平台设计……这些技术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从“有”走向“强”。然而,美军真正的问题不是航母,而是中国的反介入系统。被誉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东风26导弹射程覆盖西方太平洋上的准确度和速度足以突破美国的军事防御。这不仅仅是一个扶手椅练习。就连英国《金融时报》也承认,这种导弹正在重塑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更不用说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巡航导弹、空海一体防空系统、近海潜艇作战能力……这个“盾牌”不是你在家就能躲起来保护的,而是你可以反手击中的东西。中国“在家门口”作战,仍然拥有完整的侦察网络、指挥系统和供应链。用一位前美国海军指挥官的话来说,这意味着:“对手在主场打满整场比赛,但我们是客队,我们被剥夺了做出改变的权利。”一位韩国专家表示:“美国无法击败中国”。事实上,他没有说的是,这里的“赢”并不是谁打败了谁。现代战争不是世界大战中的“登陆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使敌人无法战斗”。中国不需要战斗。对于美国来说,只要能够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迫使美国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这就是胜利。两国都是核武器国家,不能进行激烈的全面战争。一旦战争爆发,全球供应链中断、能源市场崩溃、金融体系颠覆,没有人会获胜。因此,这场竞争少了“谁能打最后一枪”,更多的是“谁敢打第一枪”。而中国的底气来自于“稳”字。美国军工再好,建造一艘航母需要10年时间,但中国建造一艘万吨级邮轮却需要两年多一点。《华尔街日报》承认,美国军工体系面临“老化”、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智力,量子通信、芯片、新能源……中国在很多领域不再是“追赶”,而是“并行”甚至“领先”。虽然军民融合体系使中国能够将民用技术快速转化为军事能力,但美国却受到军工联合体利润链的阻碍。为什么韩国人敢说这样的话?这是因为中美之间感受到最大压力的国家几乎都是两国。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中美全面开战,韩国将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首当其冲。这位专家想说的其实比“谁赢谁输”更深刻。这意味着中美两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互相统治。中国不再是被动的行为者,而是战略性的、主导性的甚至创新性的行为者。韩国专家可能很直接,但他们的话并不好听。真糟糕。美军再强大,一旦进入西太平洋“另一个堡垒”,就不再是“碾压”,而是“对抗”。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不是用于恐吓,而是作为坚固的防线。不管有多少艘航母,导弹一到就必须发射。真正决定胜败的不是武器,而是理智。当今世界,战争没有赢家。中美之间的竞争也正在从航母对抗转向技术、产业、规则的竞争。今天,我们不再争论“谁会赢”,而是思考谁能稳定局势,防止世界崩溃。这才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真正智慧。 特别声明:本文由网易自有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信息发布平台。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
电话
020-66888888